《科學》雜志:電子煙不是沒有風險,是相對更安全
作者:南方網 發布時間:2019-12-15 瀏覽:0次
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,電子煙毫無疑問是美國的熱點話題。為了處理非法電子煙導致的一系列問題,美國緊急推出了電子煙禁令。而《科學》(Science)雜志12月13日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則指出,電子霧化導致的問題需要盡快解決,但針對電子煙的一刀切禁令則弊大于利。
電子煙不是沒有風險,是相對安全
《科學》雜志1880年由愛迪生創刊,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。這篇文章由俄亥俄州立大學、埃默里大學、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合力撰寫??茖W家們認為,盡管電子煙不是100%安全,但電子煙是更安全的香煙替代品,有起到幫助人們戒煙一定作用。
《科學》(Science)雜志在文中指出,“按最保守估計,美國未來10年如果用尼古丁電子煙替代香煙,可以避免160萬人過早死亡,2080萬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。全球每年超過800萬人的死亡不是因為尼古丁,而是香煙里的其他有害物質。”
截至12月10日,美國CDC報告顯示全國已有2409例肺部損傷和52例死亡。CDC數據表明相關疾病的罪魁禍首是黑市流行的非法THC(四氫大麻酚)類產品,而非正規尼古丁電子煙。
《科學》雜志指出,面對這些新問題時,我們面臨著過度反應的危險,這使得人們容易忽略真相,只顧著關注那些危險聳聽的說法。作者認為美國討論政策時很多方面都達不到要求,經常不能有效區分尼古丁和THC產品,成年和青年吸煙者,零售市場和黑市。
俄亥俄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,該文章的主要作者艾米·費爾柴爾德(Amy Fairchild)表示:“電子煙不是沒有風險,是相對安全”。
他引用了美國國家科學、工程和醫學研究院2018年的一份報告,該報告發現,尼古丁電子煙代替傳統卷煙可減少吸煙者接觸“多種毒物和致癌物”的可能性。一系列研究和結果表明,電子煙對個人的危害似乎要比香煙小。
未成年人不應接觸任何電子煙
美國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還有青少年電子煙使用問題。
最近幾個月,美國數個州起訴電子煙制造商向未成年人營銷。引起公眾憤慨的也主要集中在電子煙新奇口味上,如橡皮糖味,這看起來顯然是針對兒童群體。
《科學》雜志認為,未成年人不應使用任何形式的尼古丁或THC類產品。年齡限制與稅收是限制未成年群體有效辦法。
不過《科學》雜志也指出,盡管近年來年輕人的電子煙使用數量增加,但同期年輕人吸香煙的比例下降得更快,這表明電子煙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傳統香煙,而不是培養新用戶。
費爾柴爾德表示,與其一攬子禁止電子煙,不如按年齡進行干預,例如限制最低消費年齡,禁止向未成年人營銷等,這將是巨大的進步。
《科學》雜志表示,有證據表明,絕大多數吸煙者在堅持使用后,成功地從香煙完全轉換為電子煙,從薄荷醇口味過渡到其它口味,并降低尼古丁濃度甚至0尼古丁。
《科學》雜志在最后指出,盡管一攬子禁令可以立即緩解一些問題,但解決方案需要更精確,避免將THC與尼古丁電子煙混為一談。如果只關注部分群體忽視了整個人口的問題,那么制定的政策將弊大于利。無論頒布任何法規與政策,都必須充分考慮與權衡各方風險。
(來源:南方網)